今天给各位分享英超赛事组织分析结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英超联赛赛事预测分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英超联赛谁知道,介绍下
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FA Premier League),2004年巴克莱斯银行(BarclaysBank)成为英超的赞助商,冠名为巴克莱斯超级足球联赛(Barclays English Premier League),通常简称“英超”,是英格兰足总属下的职业足球联赛。由超级联盟负责具体运作。英格兰超级联赛成立于1992年2月20日,其前身是英格兰甲级联赛,是英格兰联赛系统的最高等级联赛。现时英超联赛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赛事之一。每个赛季结束积分榜末三位降入第二级别的英格兰足球冠军联赛。
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1](简称英超)是英格兰足总属下的职业足球联赛,成立于1992年2月,前身是英格兰甲级联赛,目前已成为欧洲五大主流联赛之一,由20支球队组成,成立至今以曼联的战绩最佳
第一场英超比赛是1992年8月15日举行,由谢菲尔德联的布莱恩戴尼射入英超第一球,英格兰超级联赛现有20支球队,成立至今以曼联战绩最佳。截至2011/12赛季,英超有五支球队曾经夺得冠军:曼联12次夺得冠军;切尔西3次夺冠;阿森纳3次夺冠;布莱克本1次夺冠;曼城1次夺冠。[3]
联赛采取主客场双循环赛制比赛,每支队伍与各球队对赛两次,主客各一次。由1995/96赛季开始参赛球队由22队减至20队,每支球队共进行38场赛事,主场和客场比赛各有19场。每场胜方可得3分,平局各得1分,负方得0分,按各队于联赛所得的积分排列。
如球队在联赛结束时积分相同,则需顺序按以下方法排列名次:
1、比较球队的联赛净胜球数
2、比较球队的联赛进球数 英超联赛各俱乐部球场(20张)
如上述方法都不能决定球队的排名且涉及到联赛冠军及降级名额,则两队于中立场进行一场附加赛决出胜负,其他则按有关队伍作相同排名。
完成所有赛事后总积分最高的队伍可以夺得联赛冠军,而总积分最低的3队球队会降级至冠军联赛。同时,冠军联赛首2名肯定获得下一赛季的升级名额,而冠军联赛的第3至第6名4支球队会采取两回合主客场淘汰制的升班附加赛,由第3名对第6名,第4名对第5名,经抽签决定哪队首先作主场,最后2支胜方队伍会在中立球场进行一场比赛,胜方可获升级。
英格兰创造了现代足球的历史,他们在1888年建立了足球联赛并延续发展至今,英格兰联赛100多年的悠久历史也创下了诸多纪录。 而英超创立于1992年2月20日,并于1992/93的赛季成为英格兰的顶级足球联赛。104年以来英格兰足球联赛分为四个级别的历史正式结束。
80年代中后期,已经有很多的事件清楚显示着职业足球需要进行一场本质性的改革。
1985年5月11日,56名球迷在巴特拉福德球场的大火中丧生。稍后在5月2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海瑟尔球场,冠军杯决赛利物浦对尤文图斯的比赛更是酿成了海瑟尔球场惨剧。不同球队的支持者之间发生暴力事件,结果导致39名球迷死亡。英格兰俱乐部更是因此被欧洲足联禁止参加欧洲赛事达5年之久。而1989年又发生了另一场足球惨剧,在谢周三的希尔斯堡球场举行的足总杯利物浦对诺丁汉姆森林的半决赛中,由于人数拥挤造成看台坍塌,结果96名球迷死亡,150多人受伤。
英格兰足球明显在低迷期。球场拥挤不堪、设施破旧、足球流氓到处都是,并且被赶离了欧洲赛场。本土俱乐部日渐式微,很多顶级球员受到欧洲大陆的俱乐部的金钱诱惑而转会。
在希斯堡事件之后,大法官泰勒提议一个巨大的投资计划,目的是把足球场做得安全舒适,并且消除以往的拥挤情况。其中一项重要的计划就是保证所有球场设置座位。
英国足球失去了应有的光辉,饱受资金严重匮乏之苦。到了1992年,为了改善球场设施,俱乐部都面临着巨大的财政支出。很多顶级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上感到无力,在被禁赛期间,他们的实力与欧洲俱乐部的差距越来越大。
如果英国足球要重生,就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一个成立新联赛的提议随即被提出来,这个提议将会为足球带来更多的利润。1991年7月17日,由英格兰17家顶级俱乐部签署了一项协定,成为后来英超组建的基础。
新成立的顶级联赛将会是在营运方面独立于足总和足球联盟之外,英超自己享有洽谈转播权和赞助商的权力。
1992年甲组俱乐部全体同时退出足球联盟,并于1992年5月27日组建英超联盟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兰开斯特门(Lancaster Gate)。
英超开始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22支球队缩减为20队,这反映了提高水平的共同目标。到1994/95赛季这个改革最终完成。
第一场英超比赛是1992年8月15日进行的。当迪恩射入第一球的时候,很少有人能想像英超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发展得这么快。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超与电视台的关系发展迅速。
电视在英超发展的历史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电视转播收入对整个俱乐部内外的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最初与天空电视台的合作是一个激进但又成功的决定。那时在英国市场,收费电视还是一个新的做法。但是,有了天空电视台的市场营销策略、英超的高质量比赛、加上公众对足球的热爱,英超的转播费用日渐上升,最后给俱乐部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第一个天空电视台转播协议是5个赛季共1.91亿英镑。第二个合同,谈判结果是从1997/98赛季开始,共4个赛季,转播费上升至6.7亿英镑。目前英超与天空的合同为11亿英镑,时间从2001年8月起,共叁个赛季。
转播收入和赞助商的投资使英超联赛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联赛。在1980年时,各俱乐部的球场设施和1880年时没什么改进。时至今日,球迷们见证了他们的俱乐部投资10亿英镑用于改建球场,使他们的球场成为了欧洲的骄傲。
受到高水准英超联赛的吸引,很多的球星如克林斯曼、佐拉、维亚利等先后加盟英超球队。
英超继续吸引着世界上最好的球员。现在英超有260名外援球员。对英超赛事质量和水平的一个最好的见证是,参加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球星中,有101人是在英超踢球。
除此之外,英超还吸引了很多的海外名牌教练。像古力特、温格和霍利尔,这些名帅都把他们丰富的教练经验和高超的执教水平带到英超。
英超云集了众多的球星,加上精彩的比赛,现在越来越受到世界球迷的青睐。全球共有150个国家和地区收看英超比赛,球迷人数近4.5亿。
英超的一些顶级队伍现在已经能与欧洲顶级球队抗衡。曼联于1999,2008年夺得冠军联赛冠军,阿森纳1994年获得优胜者杯冠军,切尔西获得1998年超级杯冠军,利物浦夺得2001年联盟杯冠军,2005年夺得冠军联赛冠军。2012年蓝军切尔西在慕尼黑的安联球场,通过点球大战打败了东道主拜仁慕尼黑。并由此成为第三支夺得欧冠冠军的英超球队。11/12赛季又曼城以净胜球的优势夺得了英超冠军,人们正期待第四支英超球队在欧冠捧杯。
在各个方面追求完美是英超的目标,这可以从英超足球学院结构的创建上看出来。足协的《质量章程》随即于1998年发布。这种在技术和设施上的投资为培养出能在英超俱乐部和国家队踢球的球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已经有一些学院系统培养出来的学生现在已经成了英超的明星,像乔科尔和达夫。英超还建立了预备队赛事帮助足球学院的球员提高水平,争取成为球队的主力。
英超投资达2000万英镑用于基础设施和政府的伙伴关系建设。英格兰体育组织和足协帮助确保基层建设需要的资金。修建这些现代化的球场,令当地的球队及学校都可以使用,并提供了资本和税收的支援。
过去的11年里俱乐部和其支持者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按照足球工作小组的建议,英超引进了俱乐部顾客宪章,保证了球迷可以从俱乐部得到一些公平的回报。英超每年会有一次球迷考查,并可监督俱乐部支持者座谈小组,以便于全方位了解支持者的想法。
英超的历史是一个固定的标准,可以供很多联赛仿效。与俱乐部在一起,很多的新想法可以不断提出供讨论并实施,使英超保持国内最好联赛的地位。2001/02赛季,英超实施了职业裁判制度。在哈克特的领导下,裁判小组致力于提高执法水准,保证比赛的流畅性和健康发展。
英超联盟和俱乐部合作,制定了很多综合性的社区计划。透过与足球相关的鼓动性、教育性和社区性的计画,帮助社区的儿童和穷人。他们和Prince’sTrust、FootballAid和KickitOut等组织以及政府部门合作,每年帮助了成千上万有需要的人。
英超经过了11年,现在已经确立了其在世界上最好联赛的地位。10000多个联赛进球,超过1亿的观众。2001/02赛季平均到场看球人数达到34324人,比英超的第一个赛季增加了60%以上。
毫无疑问,英超成立至今历史上最成功的球队当数曼联。他们一共夺得12次英超冠军。这是他们的伟大主帅弗格森一手缔造的。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伟大球员和伟大的时刻。像布莱克本的夺冠、达格利什的天才领导和希勒的进球。
纽卡斯尔在基冈的带领下,为球队赢得了“表演者”的称号;阿森纳在温格的率领下两次夺得双料冠军,并且创下联赛49场不败的纪录;利物浦在霍利尔的带领下重新崛起夺得联赛第五,他的后继者贝尼特斯更带领红军再次称霸欧洲。可以确定的是在赛季中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每年在积分榜的两端都会出现球队纠缠的情况。实际上,1995/96赛季对冠军的争夺是如此的接近。当年的5月16日星期四温布利球场已经被预定,门票也已经印好,准备由曼联与纽卡斯尔打一场附加赛,以决定冠军的归属。
在2001/02赛季,英超结束了与Carling公司的9年合作关系,开始了与Barclaycard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之后的第一个赛季见证了英超历史上精彩的冠军之战。阿森纳整个赛季几乎是战无不胜。在圣诞节后,从未败过,场场进球,最终夺冠。整个赛季只输给了利物浦、曼联和纽卡斯尔各一场。
在冠军的争逐中,Barclaycard英超的第二个赛季与第一个赛季一样激动、紧张。曼联在这个赛季最后18场比赛不败,其中15胜3平,从可能获得的54分中得到48分,越过了冠军争夺中紧紧相随的阿森纳。纽卡斯尔和切尔西也在努力争夺冠军的位置。布莱克本在赛季结束时与利物浦和足总杯第二名的南安普敦一同获得了参加联盟杯的席位。
2003/04赛季,阿森纳以全季不败的成绩夺冠,并且刷新了联赛49场不败的骄人纪录。
巴克莱由2004/05赛季开始成为英超冠名赞助商,这个赛季新势力切尔西崛起,成为第四家夺取英超冠军的俱乐部,他们更创出38场拿95分的纪录,抛离第二名的阿森纳12分之多
求翻译啊...关于 “英超联赛管理经营体制和模式的分析” 好的加60分以上!
Fir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emiership and the Environment
English Premier League can achieve the current success is no accident, and its success first to benefit from their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United Kingdom is the best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the world,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the world's most comprehensive legal system, Europe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The stock market is very mature system of joint-stock company's operations, as well as advanced media system. In addition, a strong football tradition and the English first-class standard of the sport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success of the Premiership.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the English Premier League managers and organizers of these resources fully to use and seamlessly integrate it so that the English Premier League soccer in the world to achieve the current position and influence.
English Premier League began in February 1992, while in the previous few years, English football at the lowest point ever, due to the late 80s there were several courses have led to the collapse of the massacre of casualties fans of England's Football Club for five consecutive was barred from participating in UEFA club competitions in Europe, which also makes the original League of England operations difficult. Golf course infrastructure, aging, loss of good players and football hooliganism was rampant in England the clubs have faced problems. The clubs generally agreed that the need for reform, it is this situation culminated in the birth of the Premier League. English Premier League's main feature i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remier League by the club itself is a Company Limited, from its inception in the English Football Association to have an independent commercial development rights and the right to separately negotiate broadcast and sponsorship contracts. Ownership of the Premier League 20 Premier League club, its highest governing body as "the Premiership Committee", as a shareholder of the club to hold a joint meeting every quarter, no one club can be moved at the meeting, all the rules changes and key commercial contracts are subject to the consent of two thirds of the club to take effect. English FA Premier League is also a special shareholder in a number of important issues which have a veto power, such as the English Premier League 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the appointment and removal and so on, but in other matters, had no say. At each end of the season, the demotion of the club need to transfer his shares in the upgrade from the League club.
English Premier League clubs are the joint-stock company system, with the board of directors need to go through a number of matters were discussed before the board can decide. In addition to shares held by board members, many of the Premiership club also has a relatively fixed number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uch stability i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the club to develop.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began to set foot in the Premiership clubs, such as Egypt entered the wealthy Al Fayed at the time of the small-class team Fulham, and in a few years will push the team into the Premiership in one fell swoop; America Ji Serbian industrialists Mandaric in 1999 entered the Portsmouth team; a number of other Premiership teams have also Zengxianhoubei from Bahrain, Venezuela and Thailand, politicians and business tycoons should be classified as takeover targets. This stock acquisition trend reached its peak in 2003, Russian oil major Hengluo Man - Abramovich in June that year to spend 59.3 million pounds, the acquisition of the English Premier League club Chelsea 50.9% stake in the club, the entire purchase transaction amount is as high as 140 million pounds, setting a high stake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football transfer record.
English Premier League's becoming the darling of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with the UK a goo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s well as most Premiership clubs are listed companies, the fact that joint-stock inseparable. Britain is the world's foreign investment among the countries with relatively high utilization rate of its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for many years among the total of the world. UK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of the various laws and regulations is extremely sound, investors, financial security can be fully guaranteed, this is also a larg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dared to put money into one of the major Premiership club. Another Premier League club are mostly the fact that stock companies for foreign investors is also an objective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acquisition. Relative to other institutions, listed companies are the easiest means of change of ownership through the acquisition of an entity, because anyone can buy and sell on the stock market. In contrast, by a family or group direct control of the club is more difficult to rise to the interest of investors.
如何分析英超
体坛周报前一阵子做了一个专题,比较意甲和英超,写得非常深刻摘录在这里,供你参考。
英意比较学-足球人(1)玛丽和维罗尼卡
在维亚利的著作《意大利任务》(Italian Job)开篇,这位意大利足坛名宿写道:足球就像爱情,可是在英国和意大利,爱情也截然不同——足球在这两个国家的形象,就像两个同样可爱的女人。
一个名叫玛丽,忠诚、坦率且开朗。她未必天生丽质,却能为你付出一切。有时你觉得她应去做做美容,或减掉几磅体重,有时你觉得她太朴素平实,可在你最低落无助时,她会成为你的守护神。
另一个名叫维罗尼卡,精明、骄傲,激情四溢。她美艳不可方物,而她自己最明白这点。她能利用她的美艳来成功操控男人。她每次不会给你太多,于是你总会恋恋不忘。你和她呆在一起总有不安全感,却又无比向往。她会当着你的面和其他男人调情,你常常会为之愤怒,但又无可如何。维罗尼卡的下一步,你永远无法预测,可是你忍不住时刻都想得到她。
维亚利想用这种隐喻来概括两国足球人的不同,十分精巧的比喻,可多少有些似是而非的感觉。但在面对英意足球对比这个庞大的足球文化选题面前,搜索完所有相应数据和事实,却发现只有这种缺乏理性的比喻,或许才是回答这个命题的唯一方式。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趋大同的世界里。足球人才的培养流程,在欧洲各国已大致被同化,今天的天才,往往不到10岁就已经在各个青训中心或者俱乐部梯队受训了,南美可能还稍微有些区别,但梅西不是14岁就来了巴萨吗?然而是英国球员还是意大利球员,在场上一眼你就能看出。现在如此,未来几十年也会如此。世界的大同,足球理论的大同,并不能让催生足球的文化氛围迅速同化。
用最简单的方式来了解两国足球不同,只要看看英格兰足总和意大利足协的区别就行了。直到90年代,英格兰足总的历届管理者,都极少有职业足球背景——管理职业足球的,往往是一些绅士。他们骨子里并不认同职业化,更关注足球草根层面。于是在英足总执委名单中,非职业足球人士占了60%以上。
意大利足协则是高度职业化的。虽然说这个管理机构的创立,是为了服务整体足球运动,可是在管理意大利近17000家俱乐部时,意甲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英国著名记者西蒙·库珀曾在他的名著《足球之敌》里一语概括:“意大利的足球管理者,就是要教育孩子们如何踢好足球,如何让球队取得更好成绩……而英国足球管理者呢?他们在传授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要让你做一个更好的人。”
德塞利回忆起AC米兰的训练模式时,说米兰所有的梯队,训练都和一队一样职业,而他后来加盟的切尔西呢?“教练只是把场上边线一划,扔上一堆红白背心,大家分边踢去吧。”
直到1996年霍华德·威尔金森在足总推行俱乐部青少年学院体制前,英格兰的青少年足球并没有严密的培训体系,各级别校队是足球人才15岁甚至16岁以前主要的受训环境,而据维亚利自己的亲身经历,即便是他小时候参加的一个业余足球学校,“训练的方式也是高度职业化的。”
对待足球的不同方式,导致了足球发展的不同前途。在英国,足球的思想根源仍是一项强健体魄、增强团队意识的集体游戏,可是在意大利,足球就是为了胜负。
有人还想过从人种上,区分这两国足球的异同,例如阿森纳的体能教练科尔贝特就认为,意大利等南欧球员,在身体灵活性上明显强于北欧球员,不过北欧球员的耐力更好,于是形成了欧洲拉丁派和整体力量派的区别。这种分析并不被人类学家接受,但耶鲁大学教授基德却有细致的论证结果指出:西非是最盛产高水平运动员的地区。然而所有这些讨论,以及人种和体格上的些微差异,都不能超过不同足球文化的影响。
穆里尼奥就说,英国足球的技术,和其它国家所认同的足球技术,在概念上都有很大差异。“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足球,像英国这样,你持球每秒钟,都得提防一个后卫对你横身飞铲。倘若在其它国家,躲避是正常反应,可在英国,躲避是懦夫、是失败,输球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付出百分百努力。”
这意味着,最终的比赛胜负,未必是英国人最看重的,他们对于足球,更追求精神层面上的胜利。所以他们和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意大利足球人,有着天壤之别。
[注] 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剧作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君主论》和《论战争艺术》,其名言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英意比较学-足球人(2)英式忠诚,意式挑剔
2003-04赛季的最后一个主场,利兹联已经降级,对手是查尔顿。3比1的领先,最终只换来3比3的平局,令人吃惊的是,埃兰路没有一句嘘声,满座的球迷从头至尾鼓舞着球队。球队已堕落,美梦已破灭,可那一双双包含热泪的眼睛里,只有忠诚和赞美。
2002-03赛季,弱小的锡耶纳升上意甲,现场观众人数从6301人在第二个赛季上升到11142人,这一年他们保级成功,可是到2005-06赛季,锡耶纳上座率回落到7800人。对于锡耶纳这样的俱乐部,在意甲连续保级成功,不啻为俱乐部历史上的壮举,但是球迷仍然不满。他们经历了升级,他们经历了俱乐部在意甲的拼搏,最终他们仍然选择了离去。
所以说起英格兰球迷和意大利球迷,温格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在对待足球的态度上,拉丁人是理性而挑剔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却是无理而盲从的。”
每个在英国踢过球的职业球员,都会肯定地告诉你:英国就是职业球员的天堂,因为这里有世界上最好的球迷。只要你对球迷忠诚,哪怕你能力不济,你也将永远得到球迷支持。若非亲眼所见,很少有意大利球迷会相信埃兰路那一幕,他们更不会相信几年前曼城在第三级联赛挣扎时,缅因路经常能坐满3万观众。温格说:“输掉一场比赛后,我常常会注意我们球迷的眼神。我只能找到痛苦和失望,可是在法国和意大利,你看到的通常是愤怒……那种对球员、对教练、对俱乐部的愤怒。”
因此维亚利会夸张地说:“若利兹联式的降级发生在意大利,埃兰路出现的不是4万多球迷共同的悲哀和沮丧,你可以期待一场骚乱、一场和防暴警察的殴打,最终从球员教练到主席,只能穿着防弹背心从地道溜走……”
然而锡耶纳球迷表现出来的那种冷漠,是最令足球人心寒的。看看意甲一片片空旷的看台,这种球迷的冷漠是对足球最大的伤害。因此特拉帕托尼认为,意大利球迷和意大利足球的功利性完全一致:结果决定一切。
英国决非如此。因为足球在英国包含了更丰沛的感情因素。即使失败了,和你的球队同悲,也是一种团结和忠诚的体现。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强调的就是团结,团结和彼此忠诚,大家才能生存。英国的历史就是千年征战时,这样一个小小岛国能强盛如此,秘密就在内部的团结。意大利和法国没有岛国的狭隘自闭,却多了世俗的油滑,因此意大利和法兰西历史里,充斥着合纵连横和背叛出卖。
在理性这个命题上,温格的分析显得格外深邃:“拉丁人擅长分析,考虑得过于精细。看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物事,他们要问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就会形成一种感情上的距离。英国人没有这种理性,他们不会去分析自己的热爱和信仰。所以要去打仗的话,我宁可与英国人为伍,也不愿意和法国人搭档——法国人想得太多了。”
作为一个法国人,温格这种分析振聋发聩,却也有足够的道理。
忠诚和努力,便是英国足球和英国球迷最尊重的美德,这也形成了英国球迷和意大利球迷之间的区分。非理性的英国足球有时会让意大利人觉得不可理解:比赛还剩15分钟,你2比0领先,可是你必须继续疯狂进攻,而不能像尤文图斯那样慢条斯理地磨时间,因为球迷不接受!即便是威根这样的弱队,主场面对曼联这般的豪门时,他们也必须进攻,否则球迷不接受!因为在这种非理性的足球观里,存留着许多高于足球、高于胜负的社会价值观。
而意大利球迷人总会保留着他们对俱乐部的苛刻态度。维亚利说这可能类似意大利人的宗教情结:他们信仰上帝,却痛恨教堂——他们热爱足球,却厌倦自己俱乐部的当事人。他们追求的更是一种虚无的理想境界,可是这种纯净的境界永远都不会出现在这些理性的聪明人的生活中。
英意比较学-足球人(3)哪里才是教练天堂
成为一个主教练后,最能预见的问题是什么?——解雇!
不论在哪个国家哪个联赛,主教练做到头的结局,十有八九是被解雇,许多所谓的辞职,也只是一种更体面的做法而已。像里皮、希斯菲尔德那样功成名就、急流勇退的例子,似乎并不多。
比较两国足球差异,单论两国足球教练的生存状况,都能看出很大不同。哪个国家的教练在任时间能更长?下课之后的教练,哪国能获得更多二次就业机会?
根据从2000年8月到2004年6月这4个赛季意英两国上两级联赛的统计(最终降入第三级联赛的不计),能得出一些有趣的结果。
像弗格森和前法甲欧塞尔主帅居伊·鲁这样的“祖父级”教练,意英两国都相当罕见。36个英超英冠俱乐部在这4个赛季中,只有11个主教练坚持始终,30.6%。意甲意乙那29个俱乐部呢?居然只有3个人!罗马的卡佩罗、切沃的德尔内里和佩鲁贾的科斯米,意大利教练“存活率”才10.3%!
简单的推论,便是意大利俱乐部管理层更缺乏耐心,而且“存活”下来这3个教练也没能“活到”2006年夏天,在这个夏天,那11个“活”了4年的英国俱乐部教练中,还有5人“健在”:曼联弗格森、阿森纳温格、博尔顿阿勒代斯、谢联沃诺克和克鲁那位资历比弗格森还老的格拉迪,另外查尔顿的柯比什利也只是刚刚主动辞职,否则查尔顿绝不会解雇这位长期执教、成绩稳定的教练。
什么样的教练才能在俱乐部连续干4年?他首先需要相当程度的成功,但即使很成功,他也很有可能去一家更大的俱乐部。这恐怕是意国教练更迭频繁的另一原因,10%的“存活率”说明顶级俱乐部总有空缺机会,英格兰则相反。
在我列举的这4个赛季,意甲最成功的5个俱乐部:尤文图斯、AC米兰、国际米兰、罗马和拉齐奥,先后聘请了15个主教练,而英超最成功的5个俱乐部:阿森纳、切尔西、曼联、利物浦和纽卡斯尔联队,只聘请了6个主教练,期间维亚利只在切尔西干了不到半年。这4年中,意甲意乙每个俱乐部平均聘用过4.7个主教练,在英格兰则是2.8个。
考虑到教练流动在英国更自由,这些数据更能反映问题。在英格兰,一个教练能在同一个赛季里执教不同球队,意大利却不允许。
意大利足球对待主教练的缺乏耐心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4年中,12支降级队在降级前都更换了主教练。12支英格兰降级队呢?6支没有动主教练的饭碗。
意大利青少年教练费拉里认为这是意大利足球只重结果,不问过程的原因,否则如何解释卡利亚里在2005-06赛季开始不到4个月,就换了4个教练?如此的不稳定性,对意大利足球容易造成伤害,一个主教练永远都只能生活在此时此刻,他们不能不短视。
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主教练的日子在英格兰要更好过。沃维克大学对过去9个赛季的统计显示,英格兰下三级联赛主教练逐年更迭比例达到了60%!教练委员会主管巴恩维尔说:“这就是快餐社会的特征,一切只看眼前!”
在意大利坐稳主教练位置,要比在英格兰难,可是英格兰俱乐部的主教练一旦下课,二次就业机会,就比意大利同行少得多。统计中的4个赛季,在英格兰上两级联赛,共有97位主教练,其中24人执教过两个或更多俱乐部,这意味着下岗教练二次就业机会为24.7%。同时期,意大利出现了104个主教练,52个再获生机:50%。其中22个执教过3个或更多俱乐部,21.2%,英格兰方面这一比例是2%。10人执教过4个俱乐部,9.6%,英格兰方面为0。
这组数据说明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意大利足球或许会对一个主教练的执教期做出有些仓促的判断,但并不会就此完全贬低该教练能力,他们对失败的经验也相当珍视,他们相信失败也能培养教练成长。英格兰俱乐部对教练更信任,给予更多机会,可是却很难再次相信一个失败者——英格兰俱乐部有一种对教练的忠诚,但缺乏对曾经失败者的全面认识。
英意比较学-足球人(4)“黑哨”与“傻瓜”
即便有朝一日出现了完美的足球比赛,裁判也会把比赛弄得不完美——这个球场法官的存在其实并不完全是为了甄别对错,他更是一个从心理上操控足球比赛平衡的人。
这可能是对足球裁判较为宽厚的认识,但关于裁判水平需提高的呼声,遍及足球世界每个角落,只是对于裁判的认识,在意英两国有很大不同。2006年世界杯前,已退役的科利纳和波尔是两国最具名头的裁判——在波尔算术没学好的事实被发现前,对裁判这个特殊的绿茵角色给予了不同解读。
科利纳对裁判角色的定义是:你赛前必须做大量功课,甚至得比球探更了解双方球员的习惯,这样才能维持你场上公正判罚的权威;波尔的观点则完全不同:保证比赛公正性的同时,你要尽量让比赛好看,一些常识性的判罚,就算未必完全符合规矩,也是应该采取的。
这就能折射出裁判角色在不同足球环境中的不同,所以埃里克森对我说过:“如果我是一个足球裁判,我肯定愿意在英格兰工作,而不是意大利。英格兰对裁判算是相当尊重的一个国家,他们至少不会随时怀疑裁判的品性。”
埃里克森的话未必准确,至少2004年欧洲杯后英国人在《太阳报》撺掇围攻瑞士裁判迈耶的做法令人震惊。可是和意大利比起来,这只是小报炒作的事情,严肃媒体不会这样做,意大利则不同,所有的媒体都在怀疑每一个裁判。
埃里克森有亲身体会:“到意大利第一年我还从不考虑裁判因素,后来越来越像个意大利人,最后一个赛季,我每场比赛先想知道裁判是谁,开始怀疑一些裁判是否诚实……这真有些疯狂。”
然而在意大利,每周三公布周末联赛的裁判名单,确实是一条大新闻,“电话门”事件发生后,简直就验证了这种阴谋理论的正确——1985年,小俱乐部维罗纳成为最后一个夺取联赛冠军的小俱乐部,而那是随机挑选联赛裁判的最后一个赛季。
裁判的日子在英格兰要好过得多。穆里尼奥是个招惹了不少裁判的教练,包括把人逼得直接退休的例子,但谈起英国裁判,他总体上只有赞扬。“因为英国裁判和意大利裁判不同。意大利裁判在长期被监视怀疑的环境下,总会矫枉过正。英国裁判的前提之一是保证比赛22人坚持全场。意大利裁判为了控制局势,可以不顾比赛质量,他们更要保护自己。英国裁判的包容性更强,和球员教练开句玩笑,对英国裁判来说很自然,如果发生在意大利或者西班牙,所有报纸都会怀疑这哥们被莫吉收买了。”
裁判将如何影响比赛?这恐怕也成为意甲和英超观赏性区别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很多NBA裁判为了保证比赛观赏性,能够容忍一些球员违例行为一样,高度商业化环境中的英超裁判,也在尽量争取做到公平和保证观赏性的平衡。
球迷对待裁判的态度也在影响着裁判的执法。“在意大利,一个有争议的吹罚,球迷就会侮辱你,说你收了黑钱。”科利纳说。“在英国,一个不太准确的吹罚,球迷也会骂你,但他们不会说你受贿,而只骂你是个傻瓜。”波尔笑道。
英意比较学-环境(5)不是雨,是风!
足球场上最不可测的因素是什么?
不,不是裁判,不是哪一方球迷鼓噪的声音更大,也不是两个教练的战术,甚至不是双方球员的技术和体能水平差别。
是天气。
卡佩罗的“南北论”
欧洲体育界盛行一种认识:来自气候温暖地区的运动员,技术水准和肌体灵活性,往往要高于生长于苦寒地带的同行。英格兰橄榄球队常常在澳大利亚人手下吃瘪,这就是解释之一。
卡佩罗曾经到苏格兰辅导过青训,天气对足球的影响,这位名帅有过一段经典论述:“要想科学培养青少年,首先你得让他们去室外踢球吧。我指导了一段苏格兰青年队,想把意大利青年队一些训练模式照搬过去。天哪,我彻底失败了。这些孩子无可挑剔,可是在那样的大风、大雨和寒冷中,他们能干什么?这就让我意识到了,为什么巴西人技术总比欧洲人好。在意大利也是这样,越往南部走,球员的脚下技术越好。你总得长期在良好的气候环境下训练吧?同时在我看来,提高球员技术的唯一途径,就是长期稳定的科学训练。”
卡佩罗的“南北之争”引发了不少争议,因为意大利南部虽然出了佐拉、托蒂和卡萨诺这些艺术家,北方的皮耶罗、巴乔也不遑多让。英格兰南部有过霍德尔,最北不也诞生了加斯科因?荷兰还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北欧国家呢。所以气候意义上的淮南橘淮北枳未必成立,不过气候对足球人的成长,确实有着巨大的影响。
意大利雨更多
对足球的自然环境进行科学分析,只能将一些类似城市进行横向比较。如果说意大利球员和英格兰球员有这么大的差异,是英格兰阴湿多雨气候使然?即便英格兰南部也比意大利北部更冷?
来将英格兰南、中、北三个代表性城市伦敦、伯明翰和曼彻斯特,跟意大利北、中、南三个代表城市米兰、都灵和罗马做个比较吧。
3个英格兰城市年平均气温为10摄氏度,3个意大利城市年平均气温为13.7摄氏度,差别不大。对比每年9月到次年5月的足球赛季,伦敦年平均气温9摄氏度,和米兰(年平均9.9摄氏度)、都灵(9.7摄氏度)相差无几。而且在1月和2月,米兰、都灵气温都比伦敦、伯明翰和曼彻斯特更冷。
降雨量呢?说起英国,人们想到的就是阴雨连绵、野外蔓延无边的沼泽、曼彻斯特一日三场雨的湿漉漉场景。意大利则是一片阳光明媚的干爽天气。其实不然。
3个英格兰城市年平均降雨量为671毫米,3个意大利城市?867毫米!意大利降雨量更大!米兰是一个比曼彻斯特更加潮湿的城市!这是过去20年气候统计显示的真实数据。
可是去过两国的人,对气候留下的印象却是截然不同的——为什么在英国你会觉得更冷?原因在于不同的风速!
风中练就体能优势
3个英格兰主要城市的平均风速是每小时15.3公里,在3个意大利主要城市,平均风速只有每小时10.3公里。这便是自然环境比较中,意、英足球的最大区别:英格兰平均风速较意大利高出50%!如果扣除每年夏季3个月的非足球赛季,3个英格兰城市平均风速为15.6公里每小时,米兰都灵和罗马则为10.1公里每小时。
这就是造成意大利球员和英格兰球员技术特点差别的最大外部原因,甚至是南欧足球、欧洲拉丁派足球和北欧整体力量型足球区别的最大原因之一。风速差异,看似简单,却是一种巨大的影响力。这不仅像卡佩罗所言,对青少年球员个人技艺的训练有着极为不同的影响,对于团队整体训练、球队打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温格是第一个指出英国之风独特的人。在多次采访中他都谈到过:“我刚到英国时,必须适应的挑战就是气候,我说的不是温度和降雨,而是风。风毁了一切,逼着你只能进行一种形式的训练:要不就练速度,要不就练耐力。这里的气候让球员根本不能平静下来,好整以暇地磨练个人技术或整体战术。你得让球员不停地动,否则谁受得了?这风太摧残人了,而且是从小就开始妨碍英国球员。”
因为风确实毁掉了一切。你可以有齐达内的视野、马拉多纳的技巧,可是你没法在英格兰不停顿的风中长期练习一些基本技术,哪怕是颠球。正如温格所言,大风让人体更容易感觉寒冷,这种条件下,你很难沉心进行简单射门或战术演练,只有让球员不停移动,才是对抗大风的唯一办法。所以这种类型的训练,能保持球员的高体能储备,却未必能让他们有更多机会钻研技术和战术细节。
这至少能解释英国足球的另一个方面:球员充沛的体能。笔者没有详细统计过德国风速,但德国在冬季气温较英国这个纬度位置相近、却孤悬海外的海岛国家温度更低,所以两国球员有类似的体能优势。对于大部分足球运动员而言,冲刺速度往往是天生的,可很多没有绝对速度的英格兰球员,总能保持90分钟的高速奔跑,例如贝克汉姆和兰帕德,这和他们从小所经历的气候环境直接相关。
大风影响细节
英足总的技术官员雷·威尔金斯也反思过此问题:“我们从小训练就是在寒冷天气、刺骨冷风中进行的,简直没有什么夏日阳光下踢球的记忆。大风中,球员和教练的交流都有问题,如果你顶风说话,球员未必能听清楚你说什么,这就是英国的足球教练们嗓门都比较大的原因(大笑)。所以最简单,球员也最愿意接受的训练,就是把球门一摆,大家来踢对抗赛吧。”
但是你随便去哪怕是一个青少年足球学校,你都会发现训练时间更长。教练让球员围拢一圈,详细讲解技战术的细节也会更多。库珀时代的国际米兰,经常练习战术30秒,库珀就会叫停,然后详细讲解他的战术要求,任何一个细微失误都不能容忍。于是一种严密精确的足球,和另一种在大风中的粗放豪迈足球,区分就越来越明显了。
佐拉在切尔西时,曾经骄傲地说他能适应所有的战术类型,因为各种战术在他从小的足球教育中,都身体力行地实践过,但是在英国的大风里,佐拉将不会是佐拉。
风是不是解释意大利球员或者南欧球员技术比英国球员细腻的原因?不完全是,不过自然条件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差异,最终促使了两种类型足球的分野。
风让人更觉寒冷,因此英国足球的速度,较意大利及南欧足球更快,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能解释查尔斯·休斯长传冲吊的POMO(位置机会最大化)理论。大风中你的长传能更精准地吊向禁区吗?
英意比较学-战术(6)442之惑
维亚利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让一个意大利拳手和一个英国拳手对抗,意大利拳手首先考虑的是对手的特点,他时刻都在保护自己,以等待对手的破绽;英国拳手完全不同,他会一意向前,不太在意对手的状况。
放在足球上,这就是意大利足球战术至上的背景思维。在意大利,只要和足球扯上一点关系的人群,不论是球场看台、媒体,还是酒吧、朋友聚会,谈到足球,人们总会讨论起诸如拉齐奥4后卫该如何平行站位,例如当对手打单前锋时,是否应该让一个中卫后撤一些,例如当西多夫上场时,塞尔吉尼奥的套边是否比扬库洛夫斯基更有效,因为西多夫经常内切等。
所以翻看意大利的各种体育类报纸,442、352、433、4321、4231、4312、532、541、343……各种阵型不一而足,而这只是初拟阵型,阵型上的变化还无穷无尽。中场是否“菱形站位”?两个腰该如何移动?区域防守还是人盯人?是否需要清道夫?因此意大利球队的节奏也是有快有慢,以战术丰富程度而言,欧洲足坛无出其右者。
再看看英国同行:清一色的442,百年不变的442。连这个国家出版的最好的一本足球杂志,名称也叫《442》。
意大利战术主义
过去十年,有过几支英超球队尝试其它阵型,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马丁·奥尼尔从莱斯特声名鹊起,打的就是352;阿勒代斯的博尔顿令所有对手倍感难缠,因为他的451操练得无比纯熟;曼联在很长时间内也是使用4231或451,最近仍是442和451轮番使用;切尔西在拉涅利时代就喜欢使用多套打法,穆里尼奥更在边锋的使用上别出心裁,433威力巨大。
可这些范例只是一些意外。整体上,4后卫平行站位的442是英超乃至英国足球绝对的主流,防守上绝对是区域防守,中前卫的任务就是抢断和保护,组织性却相对缺乏。即便总有些球队想打破442的禁锢,取得成功者却始终寥寥,媒体和公众的批评也会瓢泼而至。相对而言,只有451能在今天的英超获得一定的生存空间。不过大部分尝试451的英国球队,也只是撤掉一个前锋,在中场多放一个破坏者。与其说他们在试验新的战术,不如说他们战术上更趋保守。
里皮曾经研究过英超球队的战术,发现非常意外,“1996年我们夺取冠军杯,打的是433,当时决赛对手阿贾克斯踢3313。那一年德国夺取欧洲杯踢的是352,而维纳布尔斯带英格兰队使用了‘圣诞树’4321。只是这些多样的战术根本没有对英超形成多少影响。”
特拉帕托尼一直认为意大利足球的战术领先性是全球第一的。“教练在战术上的灵活多变性,是他个人价值的体现。”意大利教练也会重视在整体战术性中,保留个体球员的发挥空间,所以他们从哲学高度把这种平衡视为理想和现实的平衡。卡佩罗和穆里尼奥都认同这种观点,穆里尼奥上赛季只用单前锋,2005-06赛季结束前他就
说过:“如果俱乐部再买一个顶级前锋回来,我肯定要调整阵容。战术的灵活性就是围绕你所拥有的球员体现的。”
永远的442
只是在英国足球圈子里,不断调整阵容打法,不但不讨好,还被认为是一种弱点。为什么英国人永远要抱着442不放手?
前英格兰U21队主教练普拉特曾和我聊起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英国人从不考虑战术。查尔斯·休斯当了几十年足总技术总监,他的洗脑工程就是让大家都只打442的长传冲吊。直到过去15年,才有球队尝试一些新战术,例如433。可是要打433,你必须有边锋,英格兰却缺少优秀边锋。同时在球员基本技术平平的情况下,442是最容易操作的战术。”
普拉特的结论是,英国人踢442主要是因英国球员技术特点而决定的。433需要边锋,4312需要创造力十足的“10号”,352需要能攻善守的边卫。没有这些特性十足的球员,442是最安全的选择。
然而这岂不成为了鸡与鸡蛋的悖论?如果大家都踢433,杰拉德也有可能当边锋啊!对于乔·科尔,包括穆里尼奥在内的教练都没将他的潜力充分挖掘,他不正是4312里那个理想的“1”吗?因为英国足球始终固守着442的后场和中场平行站位,创造力十足的中场指挥官反而不易立足。像霍德尔,一个公认英格兰足球史上最好的传球者,在国家队很难找到位置,前南安普顿的勒蒂塞尔亦如此。
所以一些对英国足球长期关注的外国教头会认为,倘若英国足球不是这样顽固地坚持着442,另
关于英超赛事组织分析结果和英超联赛赛事预测分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