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结婚图片 > 正文

超珍贵的那个时代的婚纱照! 你家里一定有一个!

民国时期,上海出现群婚之风。 目的是鼓励年轻人摆脱旧礼节的束缚,减轻婚姻的经济负担。 团体婚礼与今天的集体婚礼类似,价格低廉,有名人见证,有专门的团体婚礼机构持有并颁发“龙凤证书”。

建国初期,集体婚礼仍是文明时尚的婚礼,“龙凤领证”仍保持着朴素的风格。

(龙凤证书内页)

“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共同建设新家庭、新社会、新中国”——对新生活的期盼都写在了喜词里。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结婚证就像一张奖状。 结婚证上印有国旗、和平鸽、橄榄枝、双喜、麦穗和鲜花,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互尊互爱”是结婚证的背景,体现了婚姻法中男女平等的倡导。

(20世纪50年代的结婚证书)

那时,新婚夫妇结婚时,如果比较讲究的话,就会去照相馆拍一张半身照留作纪念。

一张普通的黑白照片,上面写着“一生的记忆”,就成了结婚的信物。

虽然没有华丽的衣服和服饰,但新婚夫妇都会精心打扮。 新娘会戴上漂亮的蝴蝶结,新郎会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相框里的表情有些矜持,但他眺望远方的表情似乎在向往美好的新生活。

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是建设一个一切废物待建的国家。 有志青年相信不怕苦、不怕累,扎根工地开展建设。

年轻人建设家园的使命也体现在结婚证上。 油田、工厂、水坝周围是代表着丰收的金色麦田,展现了艰苦奋斗的生产蓝图。

那时的结婚照还是黑白的,但却掩盖不了新婚夫妇脸上幸福的光彩。 新婚夫妇每人携带一朵胸花。 男性流行穿中山装,女性流行留及耳长发,体现了新时代女性能顶半边天的新形象。

这个时代的爱情被赋予了革命性的意义,结婚证上的文字也是20世纪70年代最受推崇的。

(20世纪70年代的结婚证书)

那时,新婚夫妇穿着朴素的衣服,却有着最美的笑容。

虽然艰苦朴素仍然是主旋律,但这个时期的结婚也有其特殊性。 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俗称“三转一环”,足以举办一场像样的婚礼。

对了,据说这款手表一定是上海品牌。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城市人们的物质水平逐步提高。 带有风景、化妆和服装的影楼婚纱照开始流行。

(20世纪80年代的婚纱照)

80后的父母通常都能拍出相似的婚纱照,相似的姿势和姿势,相似的服装和道具。 结婚证就像一张贺卡,上面写着“双喜”大字,还有很多鲜花,显得非常喜庆。

(20世纪80年代的结婚证书)

20世纪80年代,“三转一响”不再流行,冰箱、电视、洗衣机“三大件”成为婚礼标配。

三无牌钟表、玻璃果盆、双喜杯等物品也是婚礼必备品。 这些熟悉的老物件,都是父辈爱情的见证。

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去”和“引进来”。 结婚时,一张镶框的欧式婚纱照会在婚房显眼的地方显得优雅。

什么是欧式风格? 一个字,华丽。 礼服一定要华丽,新郎一定要穿燕尾服打领带,新娘的婚纱一定要有长拖尾,背景一定要华丽,有罗马柱,大拱门,最起码要有一架大钢琴或者欧式躺椅现在看来,带有浓浓土味的婚纱照在当时是非常时尚的。

90年代

婚纱照

结婚证的样式变得简单,但上面的信息却越来越齐全。

2000年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长大的年轻人开始结婚; 从2010年开始,80后逐渐开始组建家庭; 如今,90后已经成为结婚的主流群体。

千禧一代追求个性,拒绝集体主义。 即使是结婚证上的标准照片,他们也希望有独特的体现。 选择什么样的婚纱照,才能真正体现出新人的个性。

街头摄影和旅行摄影

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80年代,还是2019年的今天,每对夫妇走进婚姻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结婚证的款式是否会改变,婚纱照的流行趋势如何,婚姻永远承载着人们对幸福和美好的向往。

本文图片来源:上海婚姻文化展览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地址:上海市曹杨路510号

或许你还想看

0
0
收藏0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