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运营 > 正文

2022年终总结:这一年,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022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 今年是我国推进污染减排和碳减排协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之年。 全国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历史上第一阶段过渡值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白云不再是“稀缺商品”; 1-9月,全国3641个地表水评价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6.3%,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 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新时代,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18%,物种达300余种。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生种群得到恢复……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在中华大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美丽中国建设迈出了一大步。中国。

构建人海和谐美丽的海湾

2022年终总结:这一年,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第1张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按照“时间表”“路线图”逐项推进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作为“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于1月正式发布。 保护工作制定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各项防护措施正在逐步落实。

“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在全国划定283个海湾(湾区)。 “一湾一策”精准部署各海湾重点任务和举措,推动“建设碧水净滩、鱼鸥聚集、和谐人海的美丽海湾”建立联通国家、省、市、湾、上下管理、分级管理的工作模式。

在海域综合治理方面,渤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邻近海域等三个重点海域打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 沿海8个相关省(市)和“2+24”沿海城市已行动起来。 生态环境部组织近百名专家成立技术援助工作组,深入沿海城市,向一线输送政策、技术、服务。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并向好。 《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海水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海水质量符合一级标准的海域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监测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均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不健康”状态已基本消除; 全国近30%的近海海域和37%的大陆岸线已纳入生态保护红线控制范围,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多个典型区域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

新污染物控制成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

新污染物是指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等特点,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造成重大风险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国际公约管制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

生态环境部固废和化学品司司长任勇表示,实施新污染物治理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的必然结果,是污染防治工作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要求。 治理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筛查、评估、控制”和“禁止、减少、治疗”。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计划》,全面部署新污染物治理工作。 《新污染物控制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完成高关注、高生产(使用)化学物质环境风险排查,完成一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禁止和限制对新增重点污染物进行控制。 、排放限制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新污染物控制能力显着增强。

目前,黑龙江、陕西、广西等13个省(区、市)均提出了各自的新增污染物治理规划时间表和任务线。 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方面开展了多项工作,为新污染物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中包括修订《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办法》,加强来源准入管理,防止具有不合理环境风险的新化学物质进入经济社会活动和生态环境; 开展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发布两批“优先管控”化学品名录共纳入40种应重点管控的化学物质; 在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的过程中,20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被逐步淘汰。

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

浑水荒山变绿水青山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通过监督指导生产建设项目,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开展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当前,我国水土流失持续呈现“双规模”面积和强度。 水风侵蚀呈“下降”和“双下降”趋势。

水利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7.42万平方公里,比2011年减少27.49万平方公里,严重及以上比例下降至18.93%,水土流失面积27.44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72.04%。

我国还将水土流失治理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发展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 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培育和发展了甘肃定西的马铃薯、赣南的脐橙、陕北的苹果等特色产业。 全国累计超过1000万贫困人口从水土流失治理中受益,年增收约50亿元。 越来越多的地区实现了从浊水荒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转变。

黄河中上游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地区。 根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公报(2021年)》,黄河流域已初步控制水和水的总面积水土流失面积25.96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由1990年的41.49%、2020年的66.94%提高到2021年的67.37%。

“山光秃秃,下有黄水,年年受灾,十年九歉”的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在山势缓坡上修起了梯田,修建了新的检查站沟渠中筑坝,陡坡绿化。 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8%,林草覆盖率达到70%,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典范”。

科技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2022年终总结:这一年,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第2张

建立更加完善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是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碳中和峰值的关键。 8月,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和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 (以下简称《方案》),协调提出支持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的科技创新行动和保障措施,并提出为实现达峰目标做好技术研发储备到 2060 年实现碳中和。

通过实施《规划》,到2025年,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关键低碳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到2030年,进一步研究突破一批碳中和前沿、颠覆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技术。 低碳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示范工程,建立更加完善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随着《方案》的出台,各地也纷纷行动起来,建设先进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中心。 四川省提出,到2025年,在绿色低碳技术领域布局一批创新平台,力争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领域突破200多项重大关键技术。如清洁能源、晶硅光伏、动力电池、储能等。 培育100多个重点产品。 深圳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

在《规划》提出的产业流程再造、能源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和创新。 12月16日,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河北张旋高科科技有限公司120万吨氢冶金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全面竣工。 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富氢煤气(焦炉煤气)零重整竖炉直接还原氢冶金示范项目,钢铁也从传统的“碳冶金”走向新型“氢冶金”。

我国CCUS产业进入商业运营

目前规划和运营的CCUS项目近100个。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是指从工业、能源生产等排放源或空气中捕获、分离二氧化碳,并利用或运输至合适地点封存,最终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8月,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链示范基地、首个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万吨级CCUS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CCUS产业起步。 开始进入成熟的商业运作。

CCUS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 据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我国目前规划和运行的CCUS项目数量近100个,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此外,中国正在规划更多、更大的CCUS项目。 11月,中国石化与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在华东地区启动我国首个开放的1000万吨CCUS项目; “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计划再建设两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基地。

我国《2019年CCUS技术发展路线图》预计,到21世纪中叶,CCUS技术的能耗和成本问题将得到根本改善。 不仅可以促进化石能源的高效低碳利用,直接空气捕集技术和BECCS甚至可以实现负排放。 。

制定河流战略,永葆“母亲河”活力

推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他们孕育和滋养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 它们是我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 推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中华民族让母亲河永葆生机的重大举措。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和我国第一部流域法《长江保护法》实施后,长江生态环境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为解决部分地区环境基础设施债务高企等难点和重点问题,今年9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深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 《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了四项重大任务:继续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水生态系统修复,着力提高水资源保障水平,加快形成绿色发展管控格局,深入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强化磷塑料污染治理。 综合治理等28项具体任务。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底,长江流域水质总体保持优良,长江经济带县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以上,黑色素县级城市建成区恶臭水体基本消除。

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全,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实现和谐人与自然共存,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黄河保护法。 该法共包括生态保护和修复、水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调水调沙和防洪安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等11章,共122条,为在法治轨道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强有力的保证。

中国为保护“地球之肾”贡献智慧

《武汉宣言》凝聚各方共识,加强全球湿地保护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11月5日至13日,以“珍惜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主题的拉姆萨尔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在湖北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同时举行。 这是中国自1992年以来首次加入该公约,也是自拉姆萨尔公约成立以来首次主办拉姆萨尔公约缔约方会议。

我国湿地面积5635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湿地型自然保护区总数超过2200个。 我国颁布了国家级湿地保护法,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省级湿地保护条例。 还计划将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管理……湿地保护经历了透彻保护、抢险保护、综合保护三个阶段,形成湿地“中国模式”保护。 截至目前,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我国占据13个,位居世界第一。

2022年终总结:这一年,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第3张

会议通过了《武汉宣言》和《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2025-2030》。 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遏制和扭转全球湿地退化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推动湿地保护、恢复、管理和合理可持续利用立法和执法,着力评估和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 开展湿地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自然资产评估和核算; 采取湿地保护和恢复措施,应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 加强全球湿地保护工作者的技术合作和知识共享等。

各方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迈出落实《巴黎协定》的第一步

11月6日至2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 此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实施和治理的数十项决议。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该基金将用于帮助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和脆弱国家。

11月11日,中国正式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实施进展报告(2022)》。 报告包括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部署、完善政策体系和支持保障、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它体现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

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今年是《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达成的第一年。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落实”,强调各方必须履行承诺。 此次会议也是落实《巴黎协定》的第一步。

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蓝图

保护30%陆地和海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2月1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他敲响了手中的木槌,宣布启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框架”)。 》)最终获得通过,为2030年及以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绘制了新的蓝图。

COP15的主题是“生态文明: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分两个阶段会议。 第一阶段会议将于2021年在中国昆明举行; 第二阶段会议将于2022年12月7日至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

会议通过了约60项决定,达成了雄心勃勃、务实的“框架”。 提出保护30%的陆地和海洋,在全球环境基金(GEF)下设立生物多样性基金,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国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资金,到2025年每年至少200亿美元,到2030年每年至少300亿美元; 做出了建立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惠益分享机制的历史性决定,历史性地描绘了2050年到2016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

黄润秋表示,达成“框架”是本次会议的圆满结束,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令人兴奋的新起点。 未来两年,中方将继续履行主席国职责,与各方和利益攸关方一道,推动《框架》有效实施,推动到2030年全球生态自然环境向好、生物多样性趋向损失将会减少。 果然逆转,“造福全人类”。

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发布

加强源头预防、综合治理、联防联控,提高防控水平

河南汝州用近一个月围捕“怪鱼”鳄雀鳝,湖北武汉用叉车铲除加拿大黄花。 外来物种入侵现象引起广泛关注。 12月20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了由草地贪夜蛾、扬子鳄、加拿大一枝黄花、红火蚁、苹果螺等共59种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被列入《名录》。

《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已发现外来入侵物种660余种,其中71种对入侵地区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实质性危害,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物种名录”。 还有219种物种入侵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物种构成威胁。

数据显示,入侵物种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

除了制定《清单》外,我国还将通过加强源头预防、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等方式,提高外来物种侵权防控水平,其中包括优化监测站(点)布局加强对重点物种发生区和入侵高风险区的监测; 加强物种防治技术研究,开发绿色防治技术产品,探索形成安全高效、经济可行的综合治理技术模式。

0
0
收藏0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